做好农村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文章
2025年3月16日,益阳市沅江市茶盘洲镇首届家教家风研习班圆满落幕,37位老人在欢声笑语中领取了结业证书,活动不仅让他们收获了知识,更让他们找到了生活的乐趣。笔者认为,这是茶盘洲镇培育文明乡风、传承弘扬良好家教家风的有益探索,对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家教家风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是乡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年来,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乡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,部分农村出现家风失衡、失范、失察、失传等现象。青壮年离乡,血缘亲情关系变得疏离;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被边缘化,话语权和主导权丧失。此外,农村家庭教育制度体系尚不健全,基层组织力量及专业性有限,农村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面临巨大挑战。
在此背景下,茶盘洲镇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家教家风研习班,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一次尝试,更是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。研习班精心设计课程内容,从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”到“笑顺”父母,从改善家风到服务老人,既贴近生活实际,又直击乡村家庭核心问题。通过7天的学习和文化浸润,老人们不仅收获了与家人和谐相处的智慧,更深刻领悟了珍惜身边人的真谛。
加强农村家庭的家教家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。要让优良家教家风在农村蔚然成风,基层党委、政府必须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。通过亲子阅读、家风宣传月、主题宣讲等活动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生活;通过寻找最美家庭、评选先进典型等方式,挖掘并宣传优秀家庭角色,引领家风建设。还可通过“家校社共育”项目,推进家长学校规范化,加强重点群体的家庭教育指导,构建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协同育人机制。优良的家教家风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塑造力,期待这样的创新实践能够在更广范围内推广,让“村村好民风、处处好乡风”成为常态。
(作者:苏钢,本文刊发于《益阳日报》3月25日3版评论栏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