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亲母亲 我的公益引路人

首页    慈孝典范    父慈典范    父亲母亲 我的公益引路人

我叫朱迎波,1992年12月由陕西富平县入伍,2014年转业至陕西省委办公厅工作。入伍前,我们全家四口人仅靠父亲一人的微薄工资生活,我和姐姐要上学,母亲长年体弱多病,家庭经济压力很大。但从北京三军仪仗队当兵出身的父亲,始终笑对生活的压力,在经济条件并不宽松的情况下,还经常热心帮助左邻右舍。在父亲的影响下,我也渐渐地拥有了一颗关爱他人的心。

 

W020190203492182352635

朱迎波带着妈妈一起做公益。图片来源:陕西省文明办

每当回想起公益路上的这些事情,我都觉得是一件虽然辛苦但是很自豪的事。在这一点上,我很想感谢我的父母,是他们把我引上了公益之路!

  父亲和母亲都是乐于助人的人。街坊邻居谁家有困难,有红、白事情,他们都会主动去帮忙,而且不收取任何报酬。每当听到身边的人谈论我的父母,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:“老朱两口子人真好,没得说!”这些街坊邻居的高评价,让我一直引以为豪!

  其实,那个年代,我的家庭条件很不好,一家四口就靠父亲的48元工资生活。父亲还要照顾河南老家的爷爷、奶奶和6个弟弟妹妹。父亲和母亲为了让我和姐姐生活得好一些,省吃俭用,并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去卖冰棍、捡废品。再后来,母亲摆了一个台球桌维持生活,这样坚持了5年,直到1992年底我参军入伍。

 

W020170313412767985581

朱迎波(左)正在贫困学生家里辅导孩子写作业。图片来源:陕西省文明办

1994年初,我看到希望工程的宣传单上写道:我国还有贫困线以下的孩子7000万左右随时面临有辍学的危险,无法继续学业……看到后,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。我就想,我为孩子们能做些什么?于是,我主动联系了楚雄州团委的希望工程办公室工作人员,拿出积攒了一年半的津贴300元进行了捐赠。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我定点资助了第一个贫困学生小聪。小聪是云南楚雄州大姚县人,那一年他7岁,家里还有2个姊妹,父母都是农民,家庭贫困。到今天为止,我个人总共捐款52.4万元,资助了291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,其中29人大学已经顺利毕业!
  说到当兵,我也是受父亲的影响。在入伍前,父亲就教会我如何打背包、怎样应对紧急集合,如何走三大步伐以及敬礼等基本的队列动作。他说:“我的儿子要当就当个好兵,而且是优秀士兵!”母亲也教会了我如何做饭、洗衣、缝补等等。按照父亲和母亲的谆谆教导,我一当兵就是23年,也从一名战士光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军官。

 

W020170313412768294316

朱迎波依托“希望军团”开展“学雷锋捐资助学活动”。图片来源:陕西省文明办

我在部队上学雷锋,发动身边的人成立具有军人特色的学雷锋爱心小组——“希望军团”;转业后,我联系转业的战友们继续爱心传递,成立“希望军转团”公益团队,继续献爱心。目前“希望军转团”团队正式注册志愿者385人,我们资助了白鹿原儿童村的66名留守儿童,资助了汉中略阳中心敬老院的278名孤寡老人,资助了蓝田特教学校的57名智障残疾学生,资助了宝鸡陇州孤儿院的40名孤儿,还定点资助了6所希望小学的70名贫困中小学生。我和伙伴们开展这些爱心活动的时候,我的老父亲母亲都会出现在志愿者的行列之中。确实是老父亲老母亲了,他们已经老了,可父亲还主动负责收取我们小区的旧衣物回收工作。
  不幸总是来得太早,大前年冬天父亲因食道癌晚期离开了我们。临终前,父亲把我叫到床边,当时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。他用最后一丝力气,吃力地指着旁边150余件冬天的衣物,那是他前一段时间在小区收集的。我明白,他是让我在小寒节气到来前把衣服送到西安市白鹿原儿童村,给孩子们过冬。说实话,当时我哭了,这样一位淳朴、善良、和蔼可亲、有着大爱的老人在临终前竟然还是为他人着想着!
  父亲和母亲一次次耐心地教育我、引导我,让我为人要诚实厚道,凡事多为别人考虑。每每想起当年父亲的话,就像他在我身边一直鞭策我一样,我现在也一直是这样做的。
  母亲身体一直不好,父亲去世后,母亲说:“你爸没有完成的事情咱还要继续完成,而且还要完成得更好。”母亲是这样说的,更是这样做的,时不时还提醒我,这个月该上儿童村去给孩子们包包子了吧?
  做公益,我们团队是认真的,也一直前进在做公益的路上!(作者:“中国好人”朱迎波)